说到先兆流产,很多准妈妈都会慌得一批。我闺蜜上个月就经历了这个,吓得她天天以泪洗面。但其实啊,先兆流产的治疗方法还挺多的,关键是要及时就医。

说到先兆流产,很多准妈妈都会慌得一批。我闺蜜上个月就经历了这...

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就是黄体酮支持治疗了。医生可能会开黄体酮胶囊或者注射剂,这个激素就像给子宫"加油打气",帮助稳定胚胎着床。不过要注意,不是所有先兆流产都需要用黄体酮,得看具体原因。

还有就是绝对卧床休息,这个听起来简单,但做起来可难了。我闺蜜说她躺得腰都要断了,但为了宝宝还是咬牙坚持。医生一般建议至少卧床1-2周,避免任何剧烈活动。

心理疏导也很重要。很多准妈妈一出血就慌得不行,其实50%的先兆流产最后都能保住。我认识的一个产科医生说,他们科室墙上就贴着"别慌,大多数都能好"的标语,特别暖心。

严重过敏反应怎么急救

说到过敏急救,我就想起去年吃海鲜差点要了我老命那次。嘴唇肿得像香肠,喘不上气,简直吓死个人。后来才知道,这种严重过敏反应叫过敏性休克,分分钟要人命的那种。

第一件事,立刻打120!千万别想着自己扛。然后如果有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(就是那个像笔一样的EpiPen),马上往大腿外侧扎。这个我后来买了一个随身带着,虽然贵得要死,但保命要紧啊。

让患者平躺,抬高双腿。千万别让TA坐着或站着,血都流到下半身去了,心脏更受不了。要是呕吐的话,记得让TA侧卧,别呛着。

最要命的是很多人觉得"过会儿就好了",结果耽误抢救。我那个急诊医生朋友说,他们每个月都能接到几个因为拖延送医最后没救回来的病例,听着就揪心。

关于格林巴利综合症急性期激素治疗后

这个病名听着就吓人,我表舅去年就得过。一开始以为是感冒没在意,结果两天后直接瘫在床上了。送到医院说是格林巴利,当时全家都吓傻了。

急性期治疗确实会用大剂量激素冲击,这个争议挺大的。我表舅的主治医生说,现在主流观点是激素效果有限,更多要靠血浆置换或者免疫球蛋白。但有些医院还是会用,特别是早期症状轻的时候。

最坑的是激素的副作用。我表舅说那段时间脸肿得像馒头,晚上睡不着觉,还特别容易饿。不过医生说这些副作用都是暂时的,总比神经损伤强。

康复期特别漫长,我表舅花了半年才能正常走路。但医生说还算恢复得好的,有些人要好几年。现在他每天坚持做康复训练,虽然累但不敢偷懒。

什么是激素类药物

激素这东西吧,真是让人又爱又恨。我减肥那会儿听说激素会让人发胖,吓得连护肤品都不敢用含激素的。后来才知道,激素也分很多种,不是都那么可怕。

最常见的糖皮质激素,像泼尼松、地塞米松这些,消炎效果杠杠的。我去年得严重皮炎,抹了三天激素药膏就好了。但医生反复叮嘱不能长期用,说会引起皮肤变薄,听着就吓人。

还有性激素,比如避孕药、更年期补充的雌激素。我阿姨更年期那会儿,医生给她开雌激素,结果她死活不肯吃,说是会得癌症。后来才知道,适量补充其实利大于弊。

最神奇的是胰岛素,这也是激素!我糖尿病邻居每天都要打,他说没有这个激素他早就挂了。所以说激素不是洪水猛兽,关键看怎么用。

治疗主要靠激素,会成为废人?

这个问题我专门问过医生,因为我也怕长期用激素会变废人啊。医生的回答特别逗:"你是想现在当个能动的病人,还是以后当个卧床的健康人?"

确实,长期大剂量用激素会有副作用,像骨质疏松、血糖升高什么的。我有个类风湿的朋友,吃激素五年了,现在得特别小心别骨折。但她说不吃药的话连筷子都拿不了,两害相权取其轻嘛。

不过现在医学进步了,有很多方法可以减轻激素副作用。比如配合钙片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,定期监测血糖。我那个朋友就说,按时复查+健康饮食,其实生活质量还不错。

最关键是别自己吓自己。医生跟我说,现在新型激素药物副作用小多了,而且都是最小有效剂量。只要遵医嘱,没那么容易"变废人"的。